扫码添加我的微信
工作经历
2018. 9至今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研究员
期间于2021. 3-2023. 2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任流动项目主任
2013. 7-2018. 8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副教授
期间于2015.3-2015.8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11. 7-2013. 6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讲师
教育背景
2005. 9-2011. 6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期间于2009.9-2011.3赴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工业材料研究所联合培养
2000. 9-2004. 6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获工学学士学位
教学工作
主讲一门硕士研究生课程:高分子加工原理与应用
担任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研究方向
1.高分子新型加工成型技术(微纳层共挤出成型技术、高填充/高粘度含氟膜成型技术等)
2.通用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及高值利用(增强增韧、阻燃、耐刮擦等)
3.含氟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制备与及功能化应用(高频通讯、新能源、特种包装、生物医用等领域)
承担项目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省市校各类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此外,作为第一主研还参与了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防科工局一条龙等项目及多项企业委托项目。代表性项目如下:
1.具有交替多层结构的PVDF/PMMA多重形状记忆材料的构筑及其在形状记忆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演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导电-阻燃协效网络的设计与构筑及其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电磁屏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PVDF/导电炭黑填充PVDF交替多层复合结构的构筑及其介电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4.聚四氟乙烯膜材的成型、改性及其高性能化,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
5.航空液压系统用高性能PTFE密封材料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中央在川高校院所"聚源兴川"项目
6.射频同轴电缆用PTFE绝缘膜及专用树脂研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7.废旧聚丙烯的多层复合与高性能化改性,成都市科技局重点研发支撑计划
8.微纳交替层状高分子复合材料跨尺度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研究,四川大学优秀青年基金
9.高阻水电芯包装材料研发,企业横向协作项目
10.电容器用高介电多层微纳共挤介质薄膜研发项目,企业横向协作项目
11.软包电池封装可靠性研究,企业横向协作项目
12.含氟聚合物加工应用研究,企业横向协作项目
13.一种聚三氟氯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实施许可
论文专著(列代表性论文)
在Macromolecules, Nano Energy, Carb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章。代表性论文成果如下:
1.Superhydrophobic PCTFE-based microporous membrane for water-oil separation.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24, 707, 122986.
2.Fabrication and film-forming mechanism of PCTFE films with exceptional water-vapor barrier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via solvent-assisted method.Polymer, 2024, 292, 126633.
3.Polyvinylidene Fluoride Based Piezoelectric Composites with Strong Interfacial Adhesion via Click Chemistry for Self-powered Flexible Sensors.Small,2024, 2309758.
4.Enhanced output and wearable performances of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based on ePTFE microporous membranes for motion monitoring.Nano Energy,2021, 86, 106103.
5.Construction, Mechanism and Prospective of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Multiple Interface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A Review.Carbon,2021, 177, 377-402.
6.Self-Optimization of Shape Memory Effect during Programming Cycle Tests.Macromolecules,2021, 54(1), 214–224.
7.Scratch damage resistance of PMMA via multilayer assembly with PVDF: numerical modeling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Polymer,2020, 194, 122382.
8.Flexible and flame-retarding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bas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 composite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 370, 1341-1349.
9.Competitive growth of α- and β-transcrystallinity in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induced by the multilayered distribution of α-nucleating agents: toward high mechanical propertie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 355, 710-720.
10.Multilayered assembly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and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for achieving multi-shape memory effect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19, 362, 190-198.
授权专利
获准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1项。
1.PTFE分散树脂DSC曲线拟合软件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024SR0051459.
2.一种粒子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202410897985.6
3.高性能聚三氟氯乙烯阻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 ZL202211194194.5.
4.ePTFE-TPU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202210039118.X.
5.聚三氟氯乙烯复合压敏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国发明专利. ZL202210878041.5.
6.一种聚三氟氯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 ZL202110928504.X.
7.一种PCTFE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 ZL202110933194.0.
8.一种可设计的聚合物基多层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201310295759.2.
9.一种具有多层仿生形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201610801311.7.
10.一种新型多功能高分子基多层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201610801400.1.
人才项目及荣誉
1.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入选者
2.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3.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四川大学双百人才工程入选者(B类)
5.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5)
6.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创新奖
7.获中国氟硅行业专利奖一等奖(1/4)
8.获扬州市“绿扬金凤”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高性能材料产业专场一等奖
9.获四川大学“优秀科研人才奖”、“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教育优秀指导教师”、“好未来优秀学者奖”、“青年科技人才奖”等奖励
10.入选四川大学“德沃群芳”育人文化建设标兵团队
学术兼职
1.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2.四川大学先进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中心主任
3.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第八届氟化工专家委员会委员
4.中国塑协氟塑料加工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专家组成员
5.四川省电子学会电子元件与材料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6.有机氟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7.浙江省全省含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8.中国氟硅协会《中国氟化工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
9.《复合材料学报》青年编委
科普宣传(欢迎关注“氟说八道”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