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悼念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开拓者、拓荒人、奠基者之一,世界高分子力化学的引领者之一,中国石油化工和国防现代化的功臣,南开中学和浙江大学的优秀学子徐僖院士
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董仁威
2013年2月16日14 时01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徐僖先生,不幸逝世,享年92岁。徐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杰出的领导、学者,是我国学术界、教育界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的一大损失,中国两代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发来唁电,徐僖遍布世界、成百上千的弟子、亲朋友好送来花圈,足以证明徐僖在中华民族复兴中的份量。他是国之重器。
2011年5月,笔者应邀参加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徐僖小组”,负责研究报告和《徐僖传》的写作。
笔者在组长、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组宣部部长傅强带领下,小组成员:川大范英教授、徐闻教授、李勇先教授的帮助下,于2011年开始执行任务。徐僖先生在身体条件较差及工作任务极为繁重的情况下,先后接受了笔者四次长时间的采访,采访录音达900分钟以上。
在访谈中,徐先生对自己的主要经历做了概述,使笔者了解了徐先生一生的脉络,并透露了他一生中许多精彩瞬间的细节。
笔者还在四川大学档案馆的配合下,查阅了徐先生厚达上千页的全部档案,获得了徐先生早期撰写的较详尽自传原稿及不少徐先生家世的细节。而在采访中,徐先生只谈与科技有关的事,很少谈自己的家世。
在掌握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循着徐先生的足迹,自驾车奔驰几千公里,到徐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求学地,一是重庆市的南开中学,二是在贵州遵义、湄潭两地的浙江大学老校区采访。此外,还在徐僖做出重大成就的重庆大学采访。在重庆南开中学校友会、重庆大学科协、遵义市科协和湄潭县科协的大力帮助下,我们获得了徐僖生平的许多宝贵资料。
在直接釆访的基础上,笔者还进行了大量的间接采访。笔者专程赴重庆,采访了徐僖先生的亲属。同时,在范英教授和徐闻教授的帮助下,对徐僖的学生、同事及亲友进行了多次间接采访,召开了三次徐僖先生生平事迹座谈会,并进行了函访。
最后一次采访,是在2011年11月8日,那时,他身体极度虚弱,笔者劝他休息,他坚持要把话说完。这次采访后,他就重病倒下,住进重病监护室。但是,徐先生顽强的生命力使他重新站起来。2012年12月,在小组赴山东济南进行国家项目验收时,他为我们送行,送给我们一人一盒霍香正气液,以保我们旅途平安,国家验收通过后,回成都接见了我们项目组全体成员。这时,笔者见到的徐先生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并同笔者合影留念,没想到这成了永诀。
笔者在跟随先生足迹采集资料过程中,深深为徐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吸引。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研究,采集小组得出结论:徐僖先生是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开拓者、拓荒人、奠基者之一,世界高分子力化学的引领者之一,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的育才模范,中国石油化工和国防现代化的功臣。
徐僖院士爱国、爱民、爱科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宁折不弯、公正廉洁;淡泊名利,乐善好施: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徐僖精神光照千秋!
笔者庆幸,在徐先生有生之年,完成了对他的采访和学术成长历程的资料搜集工作,完成了徐僖先生学术成长历程的研究报告,写出了目前最完整、翔实,长达15万字,忠实记录徐僖先生一生学术成长历程的传记:《国之重器-中国材料科学家徐僖生平纪事》。愿我们的这项工作,能将徐僖先生的精神传之后世,激励更多的人为完成中华复兴大业而奋斗。
现在,笔者从《国之重器-中国材料科学家徐僖生平纪事》摘抄出16则故事,这些故事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以弥补目前媒体报道的单薄,使全国人民从这些侧面了解爱国科学家徐僖的生平事迹。
我们相信,徐僖院士和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和他的上万的弟子,必将继承他的遗志,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中继续成为中梁砥柱,贡献更大的力量。
徐僖先生爱国家、爱人民、爱科学的精神光照千古,永垂不朽!
徐僖院士的故事16则
执笔 董仁威
徐僖先生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人士的楷模。徐僖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因素可以归结为四句话八个字:
●教育 一个人没受过教育,就不可能摆脱蒙昧的原始状态,就没有较高的素质。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就是从提高人口素质这个角度出发的。
(笔者注:徐僖在1929年至1940年期间,先后在以现代先进教育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名校上海光华大学附中、南京金陵大学附中、重庆南开中学,以及抗战时内迁贵州的浙江大学学习,使他不仅夯实了包括外文在内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还获得了独立生活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同时,他在具有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上海光华大学附中、重庆南开中学、浙江大学,培养了爱国情怀,他一生都在为实践南开中学“允公允能”的校训而奋斗。)
张伯岺校长亲笔提写的南开中学校训
●勤奋 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无论在学术上和政治上取得了怎样引人瞩目、登峰造极的成就,他都不应该满足于现有的辉煌。成绩只是过去,关键是在鲜花与掌声中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种奋斗吃苦的精神。一个人闲着比饿肚子还难受,一个人没有了奋斗目标就会失去生活的信心。
●奉献 一个有能力、有成就的人,不仅要为自己的前途而奋斗,更重要的是,他能不能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社会,给国家,给所有养育过自己的人们。
●机遇 一个受过教育、勤奋学习又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如果没有机遇,或者说没能抓住机遇,也是不能成功的。然而,机遇并不是坐在那儿等你,而是你应该时刻做好抓住机遇的准备。一个有志之士要能够耐住寂寞,要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等待机遇,从而达到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
总而言之:
成功=教育+勤奋+奉献+机遇。只有当你具备了这四个成功的因素以后,你的才华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你的成就才能够被社会所承认,那么你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1.炒“洋校长”的鱿鱼
1934年,徐僖小学毕业,姐姐和姐夫将他安排在一所叫育才公学的美国教会学校读初中。这个学校绿树成蔭,环境很好,但学校的校长却很坏。这个校长是一个身材高大的洋人,一身匪气,很像美国的西部牛仔。
徐僖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叫黄根宝,黄根宝的父亲是个开货车的司机。黄父到学校来看望儿子,在路过洋校长身边时,无意识地做了一个不太文明的动作。洋校长不分青红皂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摔出一条腿,狠命地踢到黄父的脚上,让黄父猝不及防,栽倒在地,十分痛苦狼狈地趴在地上。这引起了一片惊呼声,黄根宝马上扑上去,将父亲扶起来,徐僖怒火中烧,恨得牙痒痒的,但大家敢怒不敢言,他也只有忍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大家的忍耐而告结束。这位横蛮的洋校长,竟然当众宣布,开除毫无过错的黄根宝的学籍。理由是黄根宝有这样一个不文明的父亲,肯定是没有家教的。小徐僖十分愤怒,决定同黄根宝一起退学。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敢于挑战洋校长的权威,炒不可一世的洋学堂的鱿鱼,把这位洋校长惊得目瞪口呆,也使黄根宝和学校的其他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黄根宝和其他老师、同学都说这事与你无关,对徐僖不要退学。
这怎么与他无关呢?这牵涉到做中国人的尊严。徐僖拉着黄根宝的手,昂首挺胸,义无反顾地走出了洋学堂,再也没有回来。
2.逃离南京
1938年,徐僖在金大附中刚开始学习生活,国难来临,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南京成为日本法西斯夺取的第一个目标。
日本鬼子要攻打南京,几个月前就人心惶惶。城里那些当官的、有钱的,逃得最快,平头百姓则像没头苍蝇,乱成一团。徐僖的父亲看看不对劲,决定带全家十余口人逃难。在南京大屠杀的前三天,他们关闭了照相馆,带着主要的照相器材和细软,加入了逃离南京的难民大军。
往哪里逃?谁也不知道。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到长江边,坐轮船逃离。他们来到江边,谁知,与他们想法一致的人非常多,人山人海。可轮船屈指可数,都往趸船上挤,哪儿挤得上去。而且,那些溃逃的国军官兵也在往上挤。
徐父见没办法上船,便扭头带一家人往火车站跑。火车站也是人山人海,但有几辆火车停在站上。人们拼命地往火车上爬。在抢登火车的过程中,徐僖曾一度与家人失散。在惶恐中,他听到父亲嘶声力竭的呼唤,才奔向对面的一列火车,与家人会合。他们终于挤上了火车,火车将他们带到了汉口。
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徐僖才觉得,他们在逃难途中受的苦不算什么,甚至庆幸自己在日本鬼子屠刀高举前逃了出来。后来,他们从陆续逃到重庆的幸存者口中,知道了母亲在南京一家20几口人,徐僖的外公、外婆、舅舅、姨妈、表哥表弟、表姊表妹,全部被日军杀害、无一幸免的消息。徐僖一家逃离南京前,徐母曾苦口婆心劝她的娘家人同他们一起撤离,但故土难离哟。况且,这些老南京经历过许多战乱,在战乱中,虽“城头常换大王旗”,但“大王”们总是需要百姓为他们服务的,一般都不会把百姓怎么样的。谁想到他们会遇到历史上最凶残、最没人性的日本野兽呢!
问到这些幸存者徐母娘家人受害的具体细节,谁也说不淸楚,满街的人都被杀光了,怎么可能知道细节呢?但幸存者们在母亲一家附近的遭遇,却可见一般。
这些幸存者同母亲一家一样,是老南京。他们都同徐母娘家人一样以为,他们是本本分分的平民,什么人来了都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但是,这些有着所谓“东洋文明”的日本人,是一群秉性凶残的禽兽。他们在上司的唆使下,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屠城。首先冲进城内的日兵,手持上了刺刀的“三八”枪,见人就捅,即便是手无寸地的中国平民;见女性就强奸,从十多岁的幼女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并在奸后将她们杀害。日本禽兽一条条街搜索,杀光了一条又一条街上的南京人。
一个幸存者对他们说,有一次,当有些人躲进附近的防空洞后,鬼子让一个叫郭强的汉奸在洞口喊:“乡亲们啊,快出来吧,皇军秋毫无犯哪!”
结果,出来的遭了殃,有的被杀,有的被奸。那些不出来的更惨,被扔进去的手榴弹炸死了。
幸存者们说,南京城失守时,挹江门方面溃败的士兵和百姓,纷纷北逃,抱块木板或树干就往江里跳,想泅渡到北岸逃命。鬼子开着摩托艇、架起机枪,在江面上来回追逐扫射,死人无数,他们在江边看到,浮屍堆了几米厚,根本看不到江水了。
母亲听一回这样的消息,都要嚎啕大哭一次,直至哭昏过去。徐僖也跟着哭,想起慈祥的外公、外婆,经常在一起玩耍的表兄弟姊妹,统统被日本人捅死了,民族仇、亡国恨,一齐涌向心头。这使他立下了坚定的志向,一定要学好本领,建设国家,使中国富强,不再受列强欺侮,使中国人有自尊,不受外族欺凌,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志向立下以后,就没有动摇过。即便他后来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劳改、被监禁,被批斗,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
“南京大屠杀”事件对徐僖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他为建设强大国家复兴中华而忘我工作的主要思想基础。
3.大孝子
1943年夏天,徐母病危,徐僖由遵义回到重庆,看望母亲。徐母的肾病越来越严重,眼看不行了。那会儿,日本飞机常轰炸重庆,重庆家家都挖了防空洞,一听“警报”就钻进去。防空洞内很凉,外面很热,强烈的对比,正常人都不能忍受,何况病人。
一次,徐僖同母亲从防空洞中出来,由于从凉爽的洞中走到奇热难耐的地上,他看到全身浮肿的母亲,直冒虚汗,汗流浃背。徐僖心疼地用大蒲扇使劲地给母亲扇风,母亲抓住他的手说:“老四,你累了,别煽了,我不热。”
母亲越是这么讲,他越使劲扇。徐父出来了,大喝道:“老四,你混蛋,你妈不能扇,你想把她扇死呀!”
徐僖怔了一下,马上明白了不能扇的道理,立即跪到地下,说:“我错了!我错了!”
母子俩抱头痛哭,如生离死别。由于假期已到,徐僖不得不含泪告别奄奄一息的母亲,回到遵义。不久,噩耗传来。这天,徐僖正在教室里上大课,他的座位靠窗,门房师傅悄悄地将一纸电报从窗户外送到他手上。他一看,是通知她母亲。这犹如晴天霹雳,不分正在上大课的场合,竟在课堂上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吼一边叫。老师和同学们非但不怪他,还为他的“孝心”大为感动。
老师叫几个同学把徐僖送到宿舍楼去,徐僖将母亲的一张小照片贴在墙上,拿一个小茶杯倒一些米在里面,然后买来一大把香,每天晚上上自习的时候他就插上一根香,自习铃一响,他就坐下来,一边看书一边怀念母亲,要等把香烧完了才离开。
时间一长,全校都轰动了,说浙大出了个大孝子。
4.孝悌双全
徐僖不仅是个孝子,还孝悌双全。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徐僖的大哥徐俨于1939年在重庆病逝,享年36岁。临终时,大哥将自己的二儿子和三儿子托付给徐僖。徐僖是个重承诺的人。1943年,徐僖在探望母亲后离家返校的时候,说服了他的寡大嫂徐慧芳(原名刘月英),把她的二儿(徐光禄,当时9岁)和三儿(徐光祯,当时8岁)带到遵义与他生活在一起,“从此我更加忙禄,一方面要应付功课,一方面要维持生活,同时还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管教两个从小便失去了父亲的侄儿。”[19]
但是,徐僖这时仅靠学校的少量补助费维持生活,养活自己都困难,怎么养活两个不到十岁的小侄子?没办法啊,连大名鼎鼎的苏步青教授都只有靠卖衣服、书籍换粮食,养活一家人,何况一个穷学生!
住宿的问题比较好办一些,那时,管理不太严格,宿舍里空着一张双人床,他就把两个侄子安置到这张双人床上。可是,吃怎么办呢?
无奈之中,徐僖找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带着两个侄儿去街上吃“两头望”。什么叫“两头望”?这是一种用潲水制作食物的街边食店,去吃这种潲水饭的人都是穷得叮当响的人,实在没法了才去吃。有的有身份的人不得已时也尝试去吃这种饭,但他们怕熟人着见,提心吊胆的,不断朝两头望,看有没有人来。他们根据这种两头望吃饭的情景,把这种潲水饭叫“两头望”饭。
徐僖是爱面子的,同学们好久不见他在食堂吃饭了,问他最近到那里吃饭去了。他说,他天天进馆子吃饭,把同学们惊得目瞪口呆,怎么?徐僖发财了。
5.徐老板
这样的苦日子熬了一段时间,实在是熬不下去了。徐僖萌生了退意,想带着两个侄儿去做工谋生。
徐僖的老师侯毓汾听到消息后大怒,她把徐僖找去,训斥道,你有困难就给老师说嘛,什么都是好商量的!老师给你补助,你不要,你现在来给我说,要去打工挣钱。你要去挣钱你就去,我不拦你!
说完,侯先生把一本书往桌上一甩,愤怒地拍案而去。徐僖呆了,他知道,老师很喜欢他这个学生,爱之深,才恨之切哟!平时,侯先生知道他生活困难,不时塞他三元、五元钱。须知,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一元钱可买80个鸡蛋呢!但徐僖怎能长期用侯先生私人的钱呢。因此,徐僖后来多次婉拒了老师的钱。
徐僖感动了,决定留下来继续跟侯先生做学问,搞研究。但他也不准备靠用老师的钱来维持生活。他开始动脑子挣钱了。
徐僖在浙江大学遵义校区学习的时候,是比较自由的。在这所大学里大多数老师和同学都不讲究衣饰,每个人都十分忙绿,而彼此间却很少过问。师生们在教与学的空余时间,部分生活比较困难的老师和同学,都从事了副业。有的制造肥皂皮革在市场出售,有的则做墨水、鞋油、雪花膏放在学校贩卖部零售。
一心要当企业家的徐僖,开始在这儿展露出办实业的天才。在他读三年级时,他便开始了创业活动。他发现,遵义地区产的松香价格很便宜。他学的化学知识使他知道,松香中含有松香酸酐、松香酸、树脂烃、挥发油等可燃性化学物质,可以提炼出汽油、柴油类燃料来。于是,他叫一帮穷学步当助手,找来一个铁桶,架在一个用砖头做成的灶上,在铁桶中装入松香,从铁桶上开口,接上蒸馏冷凝器。在树林中捡些干树枝架在灶上,放上一些枯树叶,用火柴点树叶,树叶引燃树枝,火便熊熊燃烧起来。然后,控制火势,用微文使松香完全熔化,逐渐加大火势,大分子的松香开始裂解,小分子含碳化合物先跑出来,遇冷凝为轻油,也就是,松香油,同汽油的成分差不多;大分子含碳化合物后出来,遇冷凝为重油,也就是柴油。徐僖和他的那帮“穷哥们”把实验室弄得污烟瘴气,个个染成花脸,但看到造出了汽油、柴油,他们高兴极了。
徐僖兴冲冲地将柴油提到电影院去。电影院老板大喜,柴油是战略物资,紧俏得很,早已断货,电影院关门好久了。老板将柴油灌进发电机,发电机开动了,电影院开业了!遵义城轰动了!以后,遵义城电影院里面用的柴油,剧院里面用的汽油灯也是徐僖造的,全校用的墨水、肥皂、皮鞋油也都是徐僖造的。
电影院、剧院,各个自备发电机的单位,都来向徐僖买柴油、汽油,并称他为徐老板。从此,徐老板在遵义城出名了,走到那里,他都是座上客。电影院老板则指令:徐老板来看电影不要钱。
徐僖在浙大读书,其实是不会愁钱花的,只要开口,他的父兄们就会提供他的学习与生活费用,可是,徐僖为了实现他“赤手起家”的理想,硬是不向父兄伸手。
徐僖在创建遵义的多种实业时,不仅培养了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而且,也使他和两个侄儿的生活有了着落。徐僖不仅让两个侄儿有饭吃,还能保证他们的营养,给他们买鸡蛋吃,过上了好日子。徐僖还让他们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徐僖代替他的大哥作两个侄儿的严父,每时每刻关怀着他们的成长。
有一天晚上,徐僖在翻阅老二的作业时,发现作业写得很潦草,叫躺在床上的老二起来重作。倔强的老二居然假装没听见,不理他。徐僖“毛”了,说,看来你头脑有些不清醒了,应该出去跑一圈,让头脑清醒清醒。
突然,老二“呼”地一声从床上窜起来,穿着短裤就冲出门。徐僖吓坏了,当时正值冬天,外面在下冻雨,还飘扬着雪花,冻坏了怎么办?徐僖飞快地跑出去,追赶侄儿。叔侄俩在雪地里开始了追逐赛。徐僖终于抓住了侄儿,给他讲道理,直到侄儿认错为止。
由于家传山东大汉豪爽梗直加上坏脾气的秉性,徐僖对他们的严格教育有时会很过头,实在说不服侄儿时便施行拳头教育,两个小傢伙常挨“老叔叔”的小拳,有时打得他们跪在地上求饶。他打得最多的是老二,最后老二的成就也最大,解放后被送往苏联留学,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克山病博士,回国后在西安七军医大学当教授,在我国防治克山病的事业上做出了很大成就。老三在上海,曾参加志愿军,出国去朝鲜抗美援朝,回国后担任过一个大企业的军代表,负责人,也很优秀。真是黄金棍下出好人啊!
6.恩师
徐先生的恩师侯毓汾教授是世界上研究活性染料的先驱者之一,用天然物质五倍子研制活性染料更是世界第一人,世界上,直至1956年英国才生产了Procion牌号的第一个商业化的活性染料。侯毓汾教授后来专攻活性染料,为中国研制了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提高中国丝绸产品的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
侯毓汾教授非常喜欢徐僖这个只比她小八岁的学生,把他当亲弟弟带。徐僖也很尊重他的恩师,说,没有侯先生,就没有他后来的一切。
于是,徐僖在学术研究上的起步开始了。他是在怎样一种条件下开始自己学术生涯的哟。研制工作是在一座用破庙攺建的实验室里做的。不仅实验条件简陋,生活条件也极差。
徐僖在跟随侯毓汾教授研究用五倍子生产染料的过程中,侯教授系统分析了五倍子的化学成分,并将一些物质提炼出来作染料。那时,在贵州、四川流行的黑色衣衫,就是用五倍子染料印的,色彩鲜艳,不脱色。
侯毓汾教授在徐僖读本科时就知道了他用五倍子研制酚醛塑料的实验。她收徐僖为研究生,并不是为了让他同自己一起进行染料研究,而是将他有独创性的用天然原料生产塑料的项目作为研究生的课题。她不希望学生重复自己的研究,应有创见,“似我者死,异我者生”,她希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异”于蓝,更希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
1944年底,由于日本鬼子进攻贵州,浙江大学停课。这时,导师侯毓汾接到先期撤到四川的唐山交通学院的邀请,赴壁山丁家抝任教授。此时,侯先生身体很差,肺心病折磨得她心力交瘁。徐僖带着两个侄子到汽车站送行。车开动了。突然,侯先生从车中甩出一个小包,打在徐僖怀中。徐僖瘁不及防,连忙用双手托住。对徐僖情同姐弟加严母的侯毓汾在缓缓开动的车上说:“用这点钱在遵义好好读书,好好生活,不用你还!”
徐僖眼泪巴巴地目送恩师越去越远,依依不舍。汽车转过一个山坳,看不见了。他想起了手中的小包,打开一看,天啦,里面全是金耳环、金项链一类的首饰。这是恩师毕生的储蓄,几乎全部给他了。
1945年1月,侯先生病重,不能上课,邀徐僖去壁山丁家坳为她代课。徐僖遂辞掉浙江大学的工作,回到重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全校师生员工欣喜若狂,当晚在丁家坳举行了提灯游行,庆祝抗战胜利,漫长的流浪岁月即将结束。9月上旬,学校组成复员委员会,研究制定复员计划。
徐僖因不喜欢在北方生活,不愿意随往,遂辞去唐山交通学院助教之职,于1945年8月回到重庆,另谋生路。
恩师侯毓汾教授继续留在壁山教书,至1946年8月23日,侯教授随唐院复员大队,回到唐山校园。
从此,徐僖与恩师侯毓汾分别在不同的大学工作。但是,徐僖是个知恩图报之人,他崇尚唐山交大的另一校训:“饮水思源”,对恩师从未忘怀。不论后来恩师在东北工学院任教授,或是在大连工学院化工系任教授及系主任,一有可能,他便要去看望恩师,尽力为她作点事。
1983年,徐僖(中)与恩师侯毓汾教授(左)在福州合影
(右为毕身照顾侯先生的孙老师)
徐僖曾多次去看望恩师侯毓汾。1999年,恩师去世前,徐僖到大连恩师家去看望侯教授。其时已是78岁高龄、国家一级教授的徐僖,立即挽起袖子为恩师打扫房间,并把所有的电器、电路检修一遍。恩师斜臥在躺椅上,望着忙个不停的弟子,亲如兄弟的徐僖,调侃道:“一级教授为三级教授当保姆,不敢当啊!”
徐僖诚惶诚恐,说:“老师永远是老师,要不是教授的级别是国家说了算,学生怎敢僭越啊!”
7.刻苦学艺
李海大学是私立大学,不仅学费很贵,在进行研究工作时所有的药品及易耗器材皆需自行负担。由于实验开支浩大,为了不影响实验进程,徐僖一方面省吃俭用,另一方面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如实反映了情况,基金董事会同意对徐僖延长补助一年,并同意他在李海大学学习告一段落后去工厂实习。
但是,美国并无以五倍子为原料制造塑料的工厂,而一些合成树脂工厂由于保密关系又不同意接受徐僖前往实习。徐僖先后联系了多家工厂,皆遭到了拒绝。有的工厂刚开始根据成绩都要他,后来得知他是中国人时都不肯接收。1949年一月,徐僖通过马克教授的介绍,并由他提供担保,终于获得了到柯达公司有精细化工药品工厂实习的机会。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Kodak,简称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柯达公司不仅生产照相材料,而且也是美国较大的有机化学药品、合成树脂、塑料制品制造商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设有精细化学药品工厂,专门进行生产胶片原料新产品、新工艺的中试。
柯达公司的这座精细化学药品工厂,是专门研究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具有品种多,更新换代快;产量小,大多以间歇方式生产;具有功能性或最终使用性:许多为复配性产品,配方等技术决定产品性能;产品质量要求高;商品性强,多数以商品名销售;技术密集高,要求不断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重视技术服务;设备投资较小;附加价值率高等特点。
徐僖在柯达公司精细化学药品工厂实习期间,该车间生产的高级有机药品达300余种之多。该车间亦制造没食子酸和糠醛,这些药品皆是制造五棓子塑料的重要原料,与徐僖学习、研究的内容相关。这样的工厂,很适合徐僖的需要。
1949年初,徐僖离开李海大学来到纽约彻斯德城的柯达公司精细化工药品工厂实习。他来到工厂的第一天,一位管理人员会见了他。
“唔,是个中国人!”管理员两手一摊,肩膀一耸,流露出蔑视的神气。
该吃饭了,徐僖向饭堂走去,他被挡住了。挡住他的人用手一指说:“噜!”他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成群的黑人兄弟正向另一个食堂走去,呵!这是有色人种的食堂。
你要洗澡吗?要上厕所吗?都不能和“高贵”的白人在一起,必须进有色人种的澡堂,有色人种的厕所。
而且,许僖发现,工厂内几乎到处都见禁止通行或禁止入内的区域。四个多月的工厂实习,他们仅仅让徐僖熟悉成品包装以及为各研究室运送干冰和回收药剂的工作。工厂有许多车间与研究部门,一个人只准在一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都各有色彩分明的不同通行证,不允许到其他部门串门。徐僖自然不能例外,他也只能在一个车间里工作,走动。甚至徐僖每天进出厂门时,门卫都要对他进行严格的全身搜查。
进入工厂后,最初两三个星期完全当了杂工,开着电瓶车和一些工人整天运送原料,包装产品、为各研究室运送干冰和领取药剂的工作。
但徐僖的求知欲望很强,在这一百多天的时间中,他想要掌握这家中试工厂的全部技艺,怎么办?他想了两条绝招。一条是与工程技术人员交朋友。临近下班时,他执行到各研究室回收药剂的工作,开着电瓶车到各车间门口去收垃圾,碰到下班出来的人,便热情地打招呼,聊几句,顺便问问车间的情况。一条是午餐时,他端上饭盒,去傍其他车间的工程技术人员,在闲聊中学习化工知识。
徐僖说得一口漂亮的英语,又勤快,是个招人喜爱的中国小伙子,得到了一大帮美国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人熟了,制度在他面前就放宽了尺度,他不时有了进入各车间、部门的机会。当监工不在场的时候,他们让他进入实验室,进入车间,还指着机器设备讲解给他听。他也帮着看仪表,搬运东西,看操作记录。他开动了头脑这部思维机器:思维着,记忆着,思维机器的运转达到了最高负荷。晚上,回到了寝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打字机,把白天的记忆打下来。他用打字机记录下各种数据和公式,记录下了许多设备的品牌、性能的信息。
最重要的是,徐僖获得了在塑料车间跟班的机会。他在大约十余次跟班中,掌握了醋酸纤维和醋酸纤维薄膜和软片的成型产品检验方法,这对他后来从事研制高分子产品事业裨益不小。
同时,徐僖通过与工人们和技术研究员的接触,学习了一百余种特殊有机药剂的制备方法和操作。
久而久之,徐僖掌握了美国用在精细化工生产中的先进设备信息,并逐步形成用五倍子生产酚醛塑料中试实验的详细方案。
8.棓酸制塑料研究小组
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徐僖就向国家资源委员会提出了用五倍子生产塑料的建议。但一直无人理睬此事。
这一拖,就到了1951年。重庆市政府在查敌伪档案时看到了徐僖抗战胜利后不久提出的那份建议书,觉得非常有意义。当时,西南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由于我国没有塑料工业,又被国外封锁禁运,塑料制品奇缺,连衣服钮扣和一般家用电器的插头、插座都很难买到。市政府认识到,徐僖的建议很重要,在石化产品亦奇缺的情况下,用西南天然材料创建我国的塑料工业意义十分重大。他们找到重大协商此事,徐僖一听喜出望外,他迅速编制了研究计划和经费预算。西南财委在收到计划及预算后一星期的时间,便拨下二亿三千余万元([注]指旧人民币,一万元旧币等于后来的一元人民币,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那时,一百元旧币即一分钱就可买到一个鸡蛋)的专款。
旧中国使徐僖理想破灭而新社会使他重新得到了希望。这一措施使他感动得流泪。
在重庆大学化工系建立了一个数十人规模较大的棓酸塑料研究小组,采用自己设计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利用国产五倍子和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进行五棓子塑料中试研究,同时培养生产技术骨干。
徐僖和干部工人一起劳动,拉板车、抬机器、安装设备,无所不干。
棓酸制塑料研究小组成立后,由于设备条件的优越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在接受任务不到六个月的时间,便试制出纯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价格较英美低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棓酸。组内党团员周安煦及董一金等多人,他们不但都能服从徐僖的领导,认真执行徐僖所分配给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这种作风,使徐僖对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以五倍子试制塑料的实验过程中,因为组内人员都感到任务的光荣,虽然领导一再劝阻不重视健康的过度劳动,可是他们还是经常日以继夜不停顿地进行工作。
重庆大学的棓酸塑料基地旧址纪念碑
实验并非一帆风顺。酚醛塑料是用苯酚和甲醛进行聚合反应生成。徐僖的小试方案只考虑了苯酚的代替品,并未考虑甲醛的代用品。徐僖之所以未考虑甲醛的代用品,是因为在他作小试验的时候,不论是在遵义,还是在美国,甲醛都是很普通的化工产品,并不缺乏。
可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对之进行全面的经济封锁,那时我国石油缺乏,石油化工更是一片空白,使徐僖连如此普通的甲醛都买不到。
怎么办?找甲醛的替代品。最初,徐僖买到了甘油,试图用甘油制造甲醛。谁知,在实验的过程中,产生了毒气,薰坏了徐僖的右眼。这是后来徐僖右眼致盲的起因。徐僖想到了另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糠醛代替甲醛生产酚醛塑料。
糠醛是用粮食生产中的下脚料-糠壳、玉蜀黍穗、高梁杆、花生壳和木屑为原料生产的。
生产苯三酚是用天然产物五倍子为原料,五倍子是非粮食原料,资源丰富,不与民争食。糠醛由农副产品中所含聚戊糖裂解后脱水而得。这样,生产酚醛塑料就从以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为原料攺为完全用天然非粮食产品五倍子和粮食生产的下脚料为原料来生产。
在试验过程中,不幸出了两次大事故。
一次,他们在进行脱羧反应时发生了爆炸,由于没有掌握好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过快冲出的气体使反应釜的铁盖挣脱了卡子的束缚,“膨”地一声冲上了天,又哗地一声落在重大工学院大楼前的大路上,使众人吃惊不小,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没砸着人,也没破坏建筑。
重庆大学宣传部蒋部长(右)向笔者介绍徐僖院士的陈列柜
还有一次,焦化棓酸的高压操作中,又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故。这一天,研究室的周安煦和万永康在棓酸的焦化工段值中班。焦化是一种高压反应。由于反应釜质量较差,操作又缺乏经验,突然“嘭!”一声巨响,烟火冲天,反应釜炸了。四、五十斤重的釜盖飞过试验场地旁边一栋跨度数十米的房顶,又飞出一百米左右才落下来。万永康被气浪冲得腾空而起,摔出三十几米远才落地,一条腿立即被折断了。周安煦被冲击的高压蒸气灼伤,双目受伤,血流满面。救护车把他们送进了医院。
徐僖得到消息后,难过得流下热泪,他一口气把家里的被子、褥子、衣服满满地收了一大包,奔跑着送到医院病房。看着还在昏迷中的两位同事,他心情沉重地叹息着,啜泣着。
在这次爆炸中受伤的万永康和周安熙,伤势严重,在医院施行手术前,包括主治医师在内,几乎每个人都认为他们凶多吉少,然而老周却视死如归,既未怨天也未尤人,他紧握着徐僖的双手,对徐僖比平时更加亲热,从他口中所产生的“徐先生,我工作未做好”,轻微的声音使他激动万分,当时徐僖很想以己命换他命,他又想取出他的良心给他们看,让他们明白他一定要继续克服困难,胜利地完成任务。
由于事故的发生,街谈巷议,自然难免。什么:“这样的土设备能耐高压吗?”“这样的土设备能生产塑料吗?”与此同时,不少的人还议论徐僖这位试验者的责任。
徐僖向领导自请处分,他对西南财经委员会秘书长李斌说:“处分我吧!我没有怨言。不过,实验得继续进行下去,一定得继续下去。”
李斌紧握着他的手,说:“你不要考虑处分的事。组织根本没有考虑处分你。现在需要了解的是,你对这项研究有信心吗?如果有信心,你就继续干下去,仍然由你主持这项工作。至于这次事故,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今后小心就是了。”
亲切的话语,热忱的关怀,无限的信赖,恰似一股暖流流遍他的全身。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有信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徐僖小组不因实验出事故、有危险而停步不前。他们经过反复实验,逐渐走向成功。他们用五倍子生产的苯三酚与从农作物下脚料糠
売中提取的糠醛进行缩聚反应,成功制得的五棓子塑料(苯三酚-糠醛塑料)。1952年底宣布棓酸塑料中间试验获得成功,研究工作胜利结束。
9.“送西瓜”与《高分子物理化学原理》
1958年夏天,学校召开批判大会,动员大家给走白专道路的人提意见,当时称为“送西瓜”。在这次批判大会上,徐僖对他人的无端指责不服,提出申诉,弄得批判他的系主任不知所措:“你这是跟群众顶嘴。”批判者说。
“我不光要顶嘴,就是动手,我也不怕。”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难道不服从人民群众对你的改造?”
“我就是不服!不接受改造!”徐僖激动地大声喊叫——这就是在当时成都工学院广为流传的“棒打西瓜园”的故事,许多在场的人非常担心徐僖会遭到无端迫害,偷偷地替他捏了把汗,同时也为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不屈精神所鼓舞。在那次运动中,徐僖是唯一公然“抗拒改造”的人。
徐僖又开始过着被批判的生活。他看见一位著名科学家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称:“每亩产粮食40万公斤……这并不是空谈。举一个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别丰产试验田要在一亩地里收160万斤蔬菜。虽说蔬菜不是粮食,但到底是亩产160万斤!”徐僖当即就对周围人说,那位科学家是“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之外胡说”,此事将成为“笑柄”。徐僖又说:“现在全国九千万人去炼钢,不光学校里的科研、
教学没人搞,你们看看,就连西门外的田地都没人种了,这样下去是要饿肚子的。”无疑这些又成了徐僖反对“三面红旗”的最新铁证。
后来,四川发生饥荒,虽说徐僖对当时弥漫的“大跃进”狂热有自己的看法,但依然坚持自己的工作,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毫不松懈。
由于坚持不说违心的话,徐僖的“检讨”总是过不了关,虽然当时省委和高教局的领导同志一再打招呼:“不能再揪住像徐僖这样忠心耿耿、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不放。”可是基层个别领导总是阳奉献阴违。同年,国家组织代表团去苏联和东德考察,指名要徐僖参加,但基层有人却模加阻拦。代表团成员中仅徐僖一人不是党员,到苏联后,苏方借口徐不是中共党员,不能随代表团到一些机密单位参观访问,我驻苏使馆请示国内后,立即向苏方表态:“徐僖在国外的一切行动由我国负责。”
徐僖知道此事后异常感动:党还是信任我的!
1959年3月,徐僖从海外考察归来,回到学校。应学校科协邀请,专门作了《赴苏德两国考察教育及科研工作的报告》。但没过多久,他又遭到打击。
这一次,徐僖的罪名依然是“白专道路典型”。鉴于他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一些人决定对他实施“抢救”。于是,徐僖被派去参加各种教育会、交流会、忆苦思甜会,有的介绍“三面红旗”的成就,有的讲“三反五反”的事迹,还有的谈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末了,就要徐僖这样的“白专分子”向党交心,坦白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在长时间批斗、交心过程中,他意识到,为了写作完成那部关于高分子方面的教材,他必须忍辱负重。
徐僖不断积累对付批斗的经验。每次开会之前,他总是最先作检讨,他在一份检讨书中这样写道:“去年八月以来在我校开展的运动,使我受到终身难忘的教育。群众对我过去高傲自大的作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我认识到自己丑恶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也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具体表现。我十分感激党和群众对我的帮助,而且决心克服这一对革命事业有极大危害性的缺点。”
这一招果然见效,有的领导觉得,徐僖在思想上已经反省了,可以送去接受人民群众的再教育。精神折磨之后继之以肉体上的惩罚,以期达到让徐僖彻底洗心革面的目的。
不久,徐僖被派到学校附设的机械厂从事拉板板车等体力劳动。但是,这种惩罚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在工厂里,技术员和工人们都非常敬重徐僖,还不时向他请教一些技术问题。徐僖并不怕劳动,最让他揪心的是剥夺了他教学和科研的权力。他不能进实验室,不能进图书馆,晚上也不能回家。
幸运的是,他的遭遇得到了所在单位领导和下层老百姓的同情。一天,徐僖下放单位的头将他叫到一边,当着大众严肃地说:“徐僖,你跟我走一趟!”
徐僖吓了一跳,又要开批判会?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跟着“头”走进单位的会议室。会议室里坐满了黑压压的一片人。这时,一个平时对他很关照的同事,也是他的一个学生,拿着几付中药对“头”说:“徐僖眼病犯了,我抓了几付中药给他治伤,可以不可以?”
“头”问大家:“你们说可以不可以?”
全场一片掌声。于是,“头”下令徐僖接过中药,并叫他回家去,自己熬药吃。
徐僖大喜,这可是一个大赦令。他可以回家了。回家就可以查资料,写文章了。他利用下放劳动晚上回家的机会,查资料,为塑料工学专业写作教材:《高分子物化学原理》。须知,那时全国的塑料工学专业都没有一本正规的专业教程。
系上的有关领导在获知徐僖写作教程的时候,对他开放了图书室,也可以到校图书馆查资料。写作顺利地进行下去了。通过无数个夜晚的写作,《高分子物学原理》终于完稿了,并于1960年4月出版了。
《高分子物化学原理》,是中国高等工科院校第一本高分子教科书,出版后成为当时国内高等学校高分子專业普遍采用的教材,作为塑料、橡胶、涂料、人造皮革和离子交换树脂等专业课的先修课程,结束了该专业全部采用国外书籍,没有中文书可读的局面。
徐僖(1960年)
《高分子物化学原理》再版两次,总印数达24300册。这在那时可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10.呕心沥血为“石化”
在科学的春天里,徐僖意气风发。他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决心把“文革”中损失的十年夺回来,抓住一切可以为国效力的机会不放,那怕是献出自己的生命,是科学界出名的“拼命三郎”。
1980年,徐僖作为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的所长,来到甘肃玉门出席石油部召开的科学研究规划会议。他在小组会上满怀激情地谈了如何将高分子科学运用于发展油、气田的设想和规划。
主持这次会议的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听了后,高兴地说:“好!你的发言很好!开发油、气田,的确需要你这样的高分子专家。徐教授,你作好准备……”
徐僖突然感到胸部烧烫,喉头发痒,急忙离开座位,跑出会议室。血,鲜红的血从胸腔涌到喉管、口腔,喷洒在祖国大西北玉门土地上。
徐教授感到头晕,仍坚持回到会议室。他强打精神,支撑着身子,千万莫晕倒,否则攻关任务就落实不到自己头上。
徐教授看到人们射来的疑惑的目光,于是强打精神微笑着来解除人们的疑问,并且大声说:“副部长,下达任务吧,我们一定能完成!”徐教授讲到这里,又一股血涌到嘴里。他赶忙咽下去。
会议还在进行,可徐教授不能呆在玉门了。因为这几天咯血的次数越来越多,原因不明。那时,人们对咯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被看成是重病和生命受到威胁的象征。
徐僖生怕被石油部或开会的同事发现他在咯血。他绞着脑汁掩盖真象,以有急事为由提前离会。
密,保住了。开发石油的部份科研任务,石油部很快下达到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现在的问题是,得抓紧时间干,咯血的毛病就顾不上治了。
徐僖时而带领有关同事到开发石油的荒僻现场深入调查,时而在研究所实验室里和同事们一起进行试验,时而到校外有关学术会议上交流经验。一年360多天,包括节假日在内,没有哪一天夜晚12点以前上床睡觉。为了攻克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关,他似乎忘记了一切,殷红的血一次、两次、三次洒在胜利、玉门、纳溪、隆昌等油、气田的大地上,在北京、苏州、昆明等地举行的高分子科研会上,在成都科技大学的实验室、讲台、办公室、宿舍里喷出来。
一项项高分子科研成果,凝聚着徐僖的鲜血!
“徐教授,您在咯血呀,别瞒着我们啦。你休息吧,大家会抓紧时间完成科研任务的。”经常接触徐僖的同事终于发现他吐血的秘密。
徐教授被推上现代医学仪器上了。信号是“癌!”
1980年5月20日上上,医院通知他:“明日上午时开刀”。
徐僖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他也许下不了手术台,他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有个交待。他趁医务人员“看守”不严之机,内穿病员白衣,外罩蓝布衣,“化装”回到了成都科大。他慌忙跨进高分子研究所,匆匆改好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高分子化学方面的有关纲目,修改了一篇急于送审的科研文章,然后接见了研究所、系的一些同事,紧张、急促地布置和交代了一些工作。
同事们静静地听着,含着泪花听着他说的一字一句。
人们从徐教授庄严的眼神和凝重的话语中,明白他是在作临终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遗嘱。徐僖魂系高分子,难分难舍用鲜血浇灌过的教学、科研园地和休戚与共的同事、助手、学生们啊。大家知道他明天开刀,低声劝说、催促着:
“别担心。徐教授,快回医院去吧。”
“莫牵挂呀!徐教授,请相信我们会顶起来的……”
徐教授主动“投案”,回到病房了。医务人员想重重批评、却又不忍心。因为,跟徐教授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的胸外科学家们理解他这一私自出走的意义和心情:祖国再穷,祖国落后,毕竟是生我养我的伟大的母亲,要竭尽全力为她多工作1个小时,甚至1分钟,使她早日富强啊!
5月21日清晨,徐僖从容地进入手术室。命运给了徐僖公正的待遇,左下肺切除手术相当成功,开刀取出肉瘤,切片化验的结果是“良性”。
当人们知道徐先生得的不是癌症,而是良性肿瘤的时候,他的同事和学生们欣喜若狂,淌出串串幸福的热泪。
医生令徐僖住院治疗三个月,再疗养半年。
那时正是“文革”结束后重建学科、重建科研基地的关键时期,他无法安心地躺在病床上,两个月后,徐僖不顾医生劝阻,提前返回工作岗位。他用超人的意志,全力以赴地又投入繁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在这期间,徐僖与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合办《油田化学》期刊,任主编。徐僖著《聚合物加工流变学(译)》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徐僖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高分子化工分支副主编,他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高分子化工分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在这期间,徐僖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任第八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任第九届成都市政协副主席,任九三学社成都分社六届主任委员;当选中国化工学会35届理事长。
授予徐僖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及“人民教师”称号;徐僖还获得了中国化学学会“高分子化学育才奖”。
1982年,他担任了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高分子材料系系主任和高分子研究所所长。
1991年,徐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院士),成为我国顶尖级科学家队伍中的一员。
11.中国石磨与固相力化学反应器
徐僖教授在耄耋之年做出的成就,最重要的是固相力化学反应器的研制成功,这使他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这个大奖与他以前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起,成为他一生中获得的两个最重大的奖项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徐僖青年时代在重庆万州地区读内迁的金大附中时看到的中国石磨再一次引起了他的兴趣。那时,他常帮主人推磨。他发现,这些石磨碾磨硬物的能力惊人,能将坚硬的黄谷、大米、小麦、黄豆磨成很细的微粒。他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似我们这些凡人,也推过石磨,除惊叹祖先的这项发明以外,就没有再想什么。徐僖却对这种石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要“穷究物理”,探索这种石磨强大的碾细硬物力量的来源。他仔细地研究了中国石磨后发现,上下两块石磨中各有八组有凹凸相间的齿,这些齿不成放射状,而是分成八等分,相互交错排列,上石盘与下石盘的齿相同,但方向
相反。磨子一转动,就不仅会产生二维的平面剪切力,还会产生立体的三维剪切力。这种三维剪切力,可以把各种硬物碾得很细。
徐僖用这种石磨产生的三维剪切力与多种现代化的碾磨机比较,发现还没有一种碾磨机具有这种三维剪切力。常用的球磨机,产生的力量是点状的,球磨机中的球体在转动中只能对加工物产生点对点的冲击力。剪刀则比球磨机技高一畴,使用的是二维剪切力。但是,无论是点状力或二维剪切力,对粉碎粘性极大的高分子材料都效果不佳。比如,韧性极大的废弃橡胶就很难粉碎,回收汽车轮胎再利用就成了一个世界难题。
徐僖想,能不能模仿中国石磨的工作原理,研制一种具有三维剪切力的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呢?
于是,徐僖同他的研究团队开始了对中国石磨三维剪切力的细致科学分析。参加过这一项目研究的王琪教授说,看起来,中国石磨很简单,但分析起它的应力作用原理,却是一项非常复杂细致的工作。在徐先生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很多试验,对磨面结构参数和力学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研制出既能有效粉碎韧性高分子材料,又能实现固相力化学反应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
现代“中国石磨”-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又称固相力化学反应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种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原理虽出自中国石磨,但它使用的材质,进行现代化大规模加工的超凡性能,都是中国石磨没法比的。
接着,徐僖同他的研究团队对他们发明的固相力化学反应器进行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具有强大剥离、粉碎、分散、混合、力活化和力化学反应等多重功能。
徐僖院士带领课题组,从基础研究、小试到建成可连续生产的固相力化学加工示范生产线,历经了12年的艰苦探索,创建了一项令世界嘱目的高分子材料固相力化学制备和加工新技术。
固相力化学反应器主要有三方面的创新:一是突破传统设备局限,在常温下实现韧性高分子材料的超细粉碎,诱导力化学反应;二是发明了高分子材料固相剪切粉碎复合新技术,实现碳纳米管的切割,层状无机物的剪切剥离及聚合物的纳米复合,为开发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提供新途径;三是发明了废弃橡胶常温超细粉碎和固相力化学脱硫新技术,为资源节约提供新方法。
目前,这项创新的技术已获得5项授权发明专利,如《力化学反应器(专利号:Z乚952428l7.2)》《力化学反应器(公开号:CN1l305459)》等。
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应用面很广泛,它首先在回收废弃橡胶材料上显示出巨大威力,利用固相力化学反应器,实现了废旧橡胶的室温有效粉碎和脱硫化再生,为大量废旧橡胶回收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废旧橡胶粉碎和活化新技术采取以常温法为主的技术路线,在保持适当胶粉粒度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胶粉的生产效率、表面活性和分散性,开发不同粒径的高表面活性的轮胎用胶粉、沥青改性用胶粉、塑料用胶粉、建材用胶粉等胶粉系列产品。
利用固相力化学反应器的常温固相剪切和三维应力场作用,通过调控挤压、剪切力等条件,便可在常温下将废弃橡胶粉碎制成微米级的脱硫胶粉;再把脱硫胶粉与其他材料掺混,即可用于道路工程和沥青铺设、加工橡塑制品、制造体育运动地面材料、建筑材料和农用材料等。
用胶粉改性沥青铺没的公路与普通路面相比,可延长使用寿命1-3倍,降低噪音50%-70%,提高路面的耐热、耐寒性,增强防滑性,进而缩短刹车制动距离,提高道路安全系数。目前,是我国公路大发展时期,仅高速公路建设每年就要使用500万吨以上的高性能道路沥青。采用徐僖发明的固相力化学反应器生产国产胶粉改性沥青,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
12.育人楷模
徐僖的科研团队,主要由他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组成。他培养研究生,有许多创新。
徐僖在为我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方面付出了多大心血。他不仅亲自给研究生上课,还亲自抓论文的各个环节,对研究生要求很严格,一丝不苟。亲自给高年级本科生上选修课。他怕因工作多而影响学生上课,就一次连续上四学时的课,这对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来说都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何况对一个年高体弱的老教授。即使缺席,他也要补上,绝不耽误学生的功课。
徐僖指导的研究生,以论文质量高享誉学术界。比如,他于“文革”后招收的6名78级研究生,于1981年9月全部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这次答辩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及高分子材料科学方面的有关专家、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对这批研究生的论文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在徐僖指导下进行的关于高分子的超声反应的研究在我国独树一帜,填补了我国高分子力化学研究的空白。答辩委员会以全票通过了论文,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祝贺徐僖教授从教50周年(1995)
徐先生的学风严谨,教育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对待学生亲切,但对学生的学术道德要求极其严格。对青年老师和学生的每一篇论文成果都作详细备至地评阅。不论是论文或者其他著作,当学生请徐老修改的时候,他都会反复斟酌,酌词酌句地修改,甚至句读,对实验数据仔细查核,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其认真细腻程度超过了很多精力旺盛的年轻学者。当年轻教师申请课题时,徐先生细心地教他们在格式方面如何规范和有所创新。
徐先生乐此不彼,说他很享受这些他称为之“家庭作业”的辛勒劳作。他的这种严谨求是的学风深深地感动和影响了众多学者,对青年人的为人处事起了良好的训导作用,很多老师因此受益良多,并使自身的学术修养不断得到锤炼。
徐先生喜欢躬亲力行,不偏听偏信,哪怕细微的事情也要亲力而为而不顾羸弱的身体,以求真理。他拥有广博的学识和智慧,在教育工作中秉承严谨的学风和学术精神,丝毫不能容忍学术界存在的抄袭、弄虚作假等丑陋现象,力求认真踏实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要求严格,追求纯朴学风。例如20世纪八十年代石油部门因某些原因而对簿公堂,徐老对待双方均是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人情归人情,学术归学术”,公正无私。可见他做学问的方式和学术思想都是极为认真负责的,秉持良心办事。
徐老常用自己的老师、高分子科学家王葆仁的话教导学生:“要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要求学生要饮水思源,实事求是,绝对不能弄虚做假。他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他说:“生为中国人,永远不能背离祖国,要为她工作,使她早日富强起来。”他常说:“中国是一块牢固的稳定的基石,大有希望,任何人都是搞不垮的。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祖国,踏踏实实地工作。”
身教重于言教,他的无私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他为人正直,崇尚清廉,痛恨以权谋私。他身兼多职却从不收取兼职工资。他发表文章的稿费,一般都全数交给合作者。有些不便推掉的稿费和评审费,他全部存在所在的工作单位。
虽然徐先生在学术上非常严谨,对工作人员和学生在学术建设方面要求十分严格,直言不讳,但是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反而对待同事和学生都非常平易近人,在生活中是一位睿智的幽默的老人。他是一位慈祥平易近人而不失严谨的优秀学者。
徐僖先生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贵州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强在《言传身教 恩重如山》的文章中,深情地回忆了老师对他的教育,很有代表性,现选录如下:
我有幸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我便有幸在我成长过程中得益于两位浙江大学杰出学长的培养和教诲,他们就是中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四川大学的徐僖院士和北京大学的冯新德院士。
1982年我从浙江大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的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工作。我是在那个地方第一次见到徐僖先生的。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是我国化工新材料领域顶级的研究大院。提及徐僖先生,那里的人无不充满敬佩。徐僖先生是研究院的科学顾问,时常关心研究院的发展。1983年徐先生到晨光院讲学,我第一次学习到关于高分子力化学研究的前沿,第一次知道了流变学的神妙。待讲学结束后,我走到徐先生面前,激动、感动,溢于言表。当得知我是浙大毕业的学生时,徐先生亲切地称我是“小学弟”,说“我们都是浙大的学子。”现在回想起那一次见面,我想我一生受教于浙大,受恩惠于浙大恐怕是上天注定的事——本科毕业于浙大,后来的硕士、博士又师从于一位对浙大母校有着深厚情感的浙大老学长。1985年我考上由单位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徐僖先生任所长的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由于我的努力学习和好的表现,毕业时,徐先生与我工作的单位协商将我留在他的身边工作。之后我于1990年考上徐先生的博士研究生,1991年徐先生推荐我作为中日政府联合培养博士赴日本著名学府京都大学学习。在时任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PPS)主席、日本流变学会会长升田利史郎教授指导下完成了聚合物流变研究的博士论文。1995年我留学
回国后,当浙大提出希望我回母校任教时,徐先生对我讲“只有浙大要,我才让你去;要是其他单位,我是不会考虑的。这是支持母校,回报母报”。
徐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感受就是他对浙大的深厚情谊。爱的程度如何形容呢?怀念、惦记、追述,用来描述徐僖先生对浙大的爱太平常。“跟我们浙大比一比看……”,“我们浙大的做法就不会这样……”。一位阔别母校五十多年的人对自己母校如此的情感是实属不多见的!我想,用“爱在骨子里”来描述徐先生对浙大的爱是恰如其分的。徐先生对浙大的爱源于他在浙大的求学。徐先生1940年考入迁入贵州的浙江大学。每一年在永兴,第二年到湄潭,1944年毕业于遵义浙大化工系。徐先生对我讲的最多的格言就是“饮水思源”。其实就是教育我一辈子要感激浙大母校的培养。
徐先生对我最大的教育是对事业、对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现在我在浙大做了教授(指导),我对学生的严格实际都是学徐先生的榜样。徐先生对文字要求极为严格缜密。我对先生的英文写作文笔的流畅和表达无比钦佩。一篇稿子不管是英文稿还是中文稿,都是改得密密麻麻,逐字逐句推敲。记得有一次参加国际会议做英文的Poster。我改了几次,以为可以完成任务了,可还是被徐先生退了回来。我现在寄文字稿(纸稿)都要将钉书划破。我的学生们都觉得这样做寄出的稿美观、平整,都时常好奇地问我何时有这一窍门,同学们也时常在背后赞许我几句,“郑老师岂止口才好,文笔也了得”。我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祖师爷徐僖先生教的。”我与徐先生最像的恐怕就是办事的“急性子”了。这个“急”实际上就是办事追求快节奏、高效率。徐先生布置了一项工作,是“追”着、“推”着你去办。稍有耽误,先生就会批评。现在我的研究生最怕的就是我“追着”、“赶”着他们做事。
前些年浙大老书记张浚先生教授在访问西藏途径成都时专门去川大看望了徐僖先生。回到浙大就说:“郑强跟他老师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徐僖老先生的模子倒出来的。”是的,徐先生的风格、思想,乃至举止都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解放军现役军服面料的主要研发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施楣梧博士,1995年4月~1997年6月在徐僖先生指导下,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高分子材料辐照加工技术研究,博士后出站后特招入伍。他兼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纺织学报》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发改委轻纺工业专家、公安部装备财务专家、东华大学兼职博导、江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顾问。他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纺织材料、军用纺织品及战场防护和救生装备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军队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余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已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有50余篇论文被SCI、CA、EI收录;取得60余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大量研究成果应用于部队和化纤纺织行业。
施楣梧博士深情地回忆了徐僖先生对他的教育,帮助他成才的过程:
我是1995年4月作为四川联合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到徐先生身边工作的,徐先生是我的合作导师。
我之前的专业是纺织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中比较偏、比较侧重应用的领域,在高分子材料这个学科中,我的专业比较落后,我个人的水平就更加落后了。
我是1993年参加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川大学(当时还是四川联合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的一个高级研讨班时,有幸见到徐先生的。虽然徐先生的大名是早已如雷贯耳,但第一次见到徐先生是在1993年。
徐先生是高分子材料界的泰斗,但特别平易近人,甚至感觉的,徐先生对越是处于底层的人(如同我这样的初出茅庐的新人)越客气越礼貌,没有半点架子,在后来的工作接触中还看到,不利是多大的官,只要说的不对,做得不对,徐先生都会毫不客气地直接指出来。这种风格真的叫人很敬佩。
先生还有一种让人敬佩的风格,就是他看到不对的事情,都会直接批评,但如果中间有一些原因,批评错了对象,即使这个人只是一个工人,先生都会非常真诚地道歉。先生身份这么高,年纪也这么大了,还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叫人非常感动。
先生对别人、对学生非常大方,但对自己非常节俭。先生将各种科研得奖的奖金都放到“攀登”奖学金上去了,鼓励学生学习,特别是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能维持好读书阶段的生活;先生看到学生因病就医需要用钱总是倾囊相助;先生对年轻人提出的研究方案,都给予极大的支持,帮助学生、帮助青年教师和我们这样的博士后人员进行科学研究的公关,对所需的经费,徐先生经常会说“钱不是问题”,给予大力支持。
先生非常重感情,对老一辈的杰出科学家是这样,对老同事们是这样,对我这样的后生晚辈、只有两年多一点时间共事的年轻人也是这样,先生一直记得我夫人、我女儿的名字,我博士后出站、特招到部队,临离开川大,老先生亲自一大早给我送行,还送我一块川大百年校庆的手表留作纪念,我一直舍不得戴这块表,珍藏在我们家里。
从为人的角度,先生的确是我们的楷模,是我的榜样。我一直在学习先生正直、真诚、轻财物重感情、关心爱护他人的风格。我想世界上多一些向徐先生学习看齐的人,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在人生之路上徐先生是我的领路人,在学术之路上徐先生还是我的领路人。
我在到徐先生身边之前,从事的是纺织材料和纺织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知识面比较窄,对学术可以说还根本没有入门。先生的学术思想,是我慢慢入门到科学研究中去的指南。
我体会最深的是先生提出,对于一个化学问题,应该从化学角度去分析思考,但要尽可能不用化学的方法去解决,而要用物理的方法去解决。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先生解决或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的良苦用心。徐先生创导的力化学研究、辐照加工技术研究,我想也是在这样的学术思想的一种实践。
另外,先生倡导多种场(力场、电磁场、温度场等等)作用下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和加工的研究,在各个单一场作用的同时,找出多个场的作用的交叉效应,从而找出能有效解决加工问题的协同效应,往往起到神奇的作用。在这样的学术思路指导了,先生的一位学生,研发了功能奇特的高分子材料加工设备,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得到了国际大奖,现在这位学生已经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由此给我的启迪是,我应该像先生那样,在科研工作的方向上,应该时时刻刻考虑到国家的需要,要通过自己在业务上的努力,为国家、为社会做奉献。
徐僖院士培养博士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常带着他的博士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他的队伍在这些会议上常是最大的团队。
国外学者说起徐僖院士来啧啧称奇,认为他一定很有钱,几乎每次国际学术会议都能见到他带领庞大的研究队伍,这样的实力即使在国际上也是不多见的。实际上,徐僖院士自己并不富裕,过着简朴的生活,甚至连他办公室的书架都是用废弃木箱做成的。
徐僖认为,在培养人才、建设科研队伍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在他主持下,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与英、美、日、俄、荷兰、加拿大、捷克等10多个国家的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合作。徐僖院士是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的国际代表,他先后于1991年和2000年在上海举办了亚澳地区国际聚合物加工学术会议、国际聚合物加工学术会议第16届学术年会,均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将近50年的辛勤耕耘,徐僖主持的学科点累计已培养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10000余名,可谓桃李满天下。
为表彰徐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突出贡献,1989年,国家教委授予他“高分子材料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家级优秀奖”。中国化学会授予他“高分子化学育才奖”。
13.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维护祖国的尊严
徐僖主持国际学术会议
(太平洋地区流变学和聚合物成型学术研讨会 1994)
徐僖在国际高分子学术界享有很高声誉,他从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简称PPS)1985年成立起,就是其中的核心成员,并在第2、3、4、5、6、7、8、9、10、12、13、15、16、19届年会上受到邀请,到会作邀请报告或大会报告。徐僖于20O0年6月18-23日受PPS委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在上海召开的PPS16届年会,担任大会主席。
徐僖在国际交往中十分注意维护祖国尊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个日本学者见徐僖是个中国人,以很不礼貌的方式把他散布的学术资料扔到徐僖怀中。徐僖拍岸而起,将这份资料袋当着诸多国际友人的面,狠狠地甩到地上。外国学者们为他大义凛然的行动鼓掌,狼狈不堪的那位日本学者乖乖地从地下拾起文件夾,高高地举在头部,恭恭敬敬地递到徐僖手中。
1989年5月,在日本召开的PPS第五届学术年会上,学会执委会宣布,1991年亚澳地区PPS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委托徐僖负责筹备。为此,徐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化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科协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199O年4月,徐僖到法国尼斯出席第六届PPS年会,向大会执委会汇报有关1991年亚澳地区PPS会议的筹备情况,谁知,徐僖刚汇报完,少数不友好人士就以1989年发生的“六四”事件为借口,攻击中国局势不稳定,不安全,反对1991年会议在中国召开。还有人认为中国高分子水平不高,年会没有必要在中国召开。还有人指责中国穷,想靠办会赚钱。
各种反对意见交织,会场秩序陷入混乱,渐渐形成否定气氛。一个已经确定了的会议被如此否定,对国家的尊严是很大的损伤。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感使徐僖冷静面对,他毅然走上讲台从容回答:“据我所知,在我们中国召开的所有国际会议都没有发生过代表受到威胁的亊件,在‘6.4’事件期间和前后,到我国访问的国际友人在安全方面没有发生任何问题。本届学会主席德国弗瑞兹教授1989年9月曾到中国几大城市讲学、旅游,可请弗瑞兹教授谈谈他的见闻和感受。今年6月,加拿大国家科学研究院工业材料研究所乌查斯基博士亦将偕夫人到中国讲学、旅游,也请乌查斯基博士谈谈他的想法。”短短几句话,自信而有力,立刻吸引住与会代表,扭转了会场气氛。
接着,他又向代表们介绍了中国高分子科学迅速发展的状况;针对代表提出的问题,就会议规模和预算作了详尽的说明,消除了部分代表的误会。之后,弗瑞兹教授发言,愉快地回忆了1989年9月到中国几大城市讲学、旅游的亲历,说明他完全没有不安全的感觉。乌查斯基博士则激动地谈他期望的中国之旅。
第二天上午,韩国代表首先发言说:“我国和中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但疆土毗邻,我们知道徐僖教授是一个很有威望的学者,他的话令人信服,我们支持会议在中国召开。”其它国家也纷纷响应。最后,执委会通过决议,1991年国际聚合物加工学会亚澳地区年会按原计划仍在中国上海举行。徐僖教授用自己的魅力、品格和学识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l991年亚澳地区10月,PPS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不仅有大批亚、澳学者参加,也吸引了北美和西欧一些知名人士出席。国内外一致认为,这次学术议举办得非常成功。
1991年10月,徐僖受PPS委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在上海召开的PPS1亚/澳地区会议,担任大会主席,作大会报告。
2007年7月12-14日,徐僖再一次受PPS委托,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承办在上海召开的PPS1亚/澳地区会议,担任大会主席,作大会报告。
徐僖还担任过许多次各种有关高分子科学的国际会议,并多次担任大会主席,作大会报告,比如2005年9月18-23日,徐僖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筹办高分子材料工程国际会议(lPMEC)会议,担任大会主席,作大会报告。2007年12月19-20日,徐僖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上,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作大会报告。
主持第16届PPS年会(2000)
这些学术会议,使世界听到了处于世界发展前列的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宏大声音,极大地提高了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中国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高速发展带来契机。
徐僖非常重视与国际同行专家的科技合作,他主持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英、荷、日、俄、捷等国家的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先后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合作。通过这些合作,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结合,为提高我国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国际声誉做出了积极贡献。
徐僖作为世界级的科学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
2008年7月4日,徐僖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FRSC)。英国皇家化学会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化学学术团体,成立于1841年,是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学术团体之一和权威学术机构,凡是在化学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或为推动化学科学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才有资格被推选为会士。
为此,四川大学研究生会专门为徐僖院士发出贺信:
敬爱的徐僖老师:
喜闻您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的佳音,四川大学研究生会谨代表我校全体研究生向您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
从筹备组建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塑料专业,到率先在全国招收研究生,从获评为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到建立高分子材料博士后流动站。68年的科学生涯中,您培养了各学历层次的学生8000余名,您“夯实基本概念,紧随科学动向,积极创新,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指导我们建立严谨的科研体系,您“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饮水思源,助人为乐”的博大情怀更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人生标杆。“学贵得师,亦贵得友”,作为授业良师和传道益友,您深受我校全体师生的敬仰和爱戴。
此次您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的佳音,引起我校研究生同学的广泛关注,同学们一片喜悦,倍感自豪,这是您又一次为我们严谨踏实地从事科研工作树立榜样,提供动力,也必将成为广大青年学子生命里程的又一次重要鼓舞。
最后,我们再次向您表示热烈祝贺,并衷心祝愿您及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四川大学研究生会
二〇〇八年八月三日
14.淡泊名利一心做学问
徐僖院士从1943年在大学读书期间开始科研工作至如今,已经70年了。他从海外求学至归国奉献学成所得,将所有心血和精力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高分子材料科学的研究中,他将自己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和深爱的祖国。在采集徐先生学术成长经历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被徐先生在做人和做学问上的高风亮节所震动。在徐先生的生命历程中,工作和科研是他一生的伴侣,在他的时间概念里,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时间,他将自己最宝贵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
他身兼二十多个职务,但他忘我地工作,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
徐先生每天坚持上班,早来晚走,寒暑假、节假日都不休息。晚上经常工作到深夜,还常在夜晚到实验室去指导研究生的实验工作。
由于他的影响力很大,又在学术界担任不少职务,因此向他请教的人,出版社及有关学术刊物杂志请他审阅稿件的事,有时一天就要收到几件,工作量相当大的,但他都一一答复,极其认真地进行审阅,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为国家培养人才竭尽全力。
徐先生淡泊名利,过着朴实无华的节俭生活,他从不为自己索取,不追求任何物质形式的富裕。当很多人家里都买了大的彩电时,徐老家仍是多年前子女为其购置的那台破旧的小电视机。在出公差时,他常不坐出租车,耐心等待公交车,从未因为身份的特殊而提出特别的要求,衣着朴素,一心以工作视为自己最大的乐趣,其优秀的行事作风深深打动并影响了身边众人的价值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对徐僖先生的人品感触颇深,“徐僖先生自与上海交大结缘以来,他始终心系川大、情牵交大,不分彼此。他一直为两校的高分子学科发展而碌碌奔走,丝毫不计报酬得失。交大为他发的工资,他从来没有拿过,有些不便退还的酬劳,他就用来捐设奖助学金;交大曾为他配置的一套住房,他坚辞不受,一直未曾入住。其情之诚,其功之巨,其品之高,令人敬佩。”
15.无私奉献爱心
虽然徐老一生节俭,对自己可说是“吝啬”之极,但却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捐助需要帮助之人。四川大学举办的多次大型捐款,徐老都身先士卒。
他多次将外来的报酬和获得的奖金用于接济贫困的学生。
1992年他用自己的钱建立了“攀登奖学金”,并延伸出了助学金,用这些奖助学金帮助贫困优秀的大学生完成学业。该奖学金从创办至今,已经资助了三四十名研究生。[88]
当人民和祖国遇到危难之际,他更会无私地献出爱心。1998年发生特大洪灾时,徐老立刻捐款数万元。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时,徐老更是作为一名受灾人员出资上万帮助更加需要帮助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单独捐助灾区。一名都江堰的研究生因为受灾严重,并在地震中痛失亲人,徐老热切关怀该学生的处境,并单独捐助数千元给他,希望能够对他的学业有所帮助。
2003年徐僖教授获得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四川省奖励他50万元。他将奖金全部捐出,其中30万元资助四川省在读的大中小学
贫困学生;20万元捐献给“攀登”奖学会和助学金。
徐先生在给四川省领导的信中写道:
尊敬的各位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
本月三日四川省科技厅杨厅长等同志将省委、省政府发放给我的“第三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奖金伍拾万元转交给了我。多年来我们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我们深深体会到长期积累是偶然实验突破的基础,不经过苦学、苦练、苦磨,
没有群体的作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我理解省委、省政府这次授奖是授予我所在科研群体和有关协作单位的,请允许我代表我所在科研群体和有关协作单位对省委、省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继续努力奋斗,为贫困同胞脱贫致富,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贡献。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原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早在1953年即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塑料专业,1964年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高分子研究所,九十年代初建成了我国高分子学科第一个拥有博士点、重点学科、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四位一体的科研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据近五年的统计,这个基地承担科研项目210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21项,国际合作项目19项),获准发明专利24项,申请发明专利49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603篇,与美、英、德、捷克、日、俄罗斯、韩国、荷兰等12个国家的26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公司先后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关系。这一基地至今已有50年历史,最近通过国家第二次评估,被确认在高分子材料工程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从事高分子成型加工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饮水思源,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历届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四川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关怀是分不开的。我们已决定将这次获得的奖金其中叁拾万元用于资助四川省在读的大、中、小学贫困学生;另贰拾万元捐赠设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分子研究所攀登助学金和攀登奖学金,分别用于资助在高分子材料专业在读的贫困研究生,奖励在高分子材料专业在读的品学兼优的研究生。
我于1937年12月日寇入侵南京前随父母逃难来到四川,先后就读万县金陵大学附中和重庆南开中学,1940年毕业离开四川,就读浙江大学,出国留学后回到四川工作至今已50余年。我对四川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我年纪已大,我没有风烛残年之感,亦没有仅能发挥余热的凄凉。老年是青年的开花季节,人生的乐趣在于无私奉献,我将继续与科技和教育界同志们共同努力,帮助中青年同志迅速成长,担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为我国和四川省的高分子材料科学事业作出贡献,树立我们中华民族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地位。
此致
敬礼
2004年3月8日[89]
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将这30万元慎重地分发给了全省24所大专院校100名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其中有42名来自四川省以外的全国1 5个省、市),省内两个贫困地区家境困难的100名中学生和100名小学生。[89]徐僖给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信,2004,3,8
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给徐僖先生的回信如下:[90]
尊敬的徐僖院士:
您好!
您的30万元捐款我们已经收到。这笔钱本是省委、省政府颁发给您的“第三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的奖金,您却不在自己身上花销一分,而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对您的义举,我们深表崇敬!
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意愿,切实把这笔捐款用好。其中:用20万元资助在四川省就读的部、省属本科院校的贫困大学生100名,每生在资助2000元;用10万元资助广元市朝天区和宜宾市屏山县的中小学贫困生,每个县(区)资助100名,共资助200名中小学贫困学生,每生资助500元。资助工作结束时,我们将把学生姓名及所在学校等信息反馈给您。
此致
敬礼
四川省教育基金会
2004年3月18日
徐僖资助的贫困学生和贫困大学生名单
这些学生的家庭绝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有的学生是孤儿,有的学生的父、母、亲人意外受伤或重病,他们的贫困境遇令人同情。受助的学生给他写来了一封封充满感情的信,除了表达感激的心情外,还表示要学习徐僖教授的高尚品质,将来回报社会。他在回信中深情地勉励学生:“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苦难可以考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遭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顺境不傲慢,逆境不气馁,人穷志不穷。相信你们在亲人和社会的关爱下,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下,通过自强不息的努力,会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才,无愧于祖国人民的关怀和培养……我梦寐以求的就是祖国富强,我希望我的愿望能在你们这一代人实现。”
受资助人的感谢信
徐老时刻不忘尽其所能帮助困难之人,这样的感人实例不胜枚举,正如他所说过的“用我的钱来帮助你解决困难是我的幸事”,充分体现了一名教育者的仁善之心和对国家对人民的大爱之情。
1998-2010年“攀登”助学金情况 |
学年 |
获助人数 |
获助人详细名单 |
年发放金额(元) |
备注 |
1998-1999学年度 |
6 |
夏修龙、周冕、叶朝阳、陈英姿、刘渊、张晓华 |
3000 |
|
1999-2000学年度 |
6 |
贾利军、邹华维、陈英红、刘功德、钟赤峰、王宇光 |
3000 |
2000-2001学年度 |
6 |
秦家强、黄新光、陈金耀、李冶、程振刚、杨明娇 |
3000 |
2001-2002学年度 |
8 |
熊英、陈宁、陈喜荣、胡友亮、王海静、朱振东、孙扶、周涛 |
4000 |
2002-2003学年度 |
9 |
郑红娟、李光照、刘道龙、高亚娟、谢代义、温晓炅、胡付余、潘启英、姜浩 |
4500 |
2003-2004学年度 |
20 |
朱红伟、张敏、唐晓东、高书峰、叶坤、彭达平、苏世国、孙绪兵、邱健、黄勇、张同心、刘春、李凡、白星、张新星、唐明静、孙天举、罗勇悦、陈晓浪、张娟 |
20000 |
2004-2005学年度 |
17 |
赵波、韦伟、刘贤文、韩利志、宋晓庆、陶纯初、李朝龙、黄进、曾域、彭淑萍、谢新春、黄晓兵、赵旭忠、周昌林、郑建伟、官群、孟凡卓 |
17000 |
2005-2006学年度 |
22 |
李万庆、廖时勇、韩世民、杜海燕、邱桥平、卢杨、王杰、付勰、吴萌、陈少华、叶荣根、吴炜誉、相利学、卢晓轶、陈智、刘云龙、陆静、常利、曹艳肖、王守镰、蒋松霖、刘涛 |
22000 |
2006-2007学年度 |
20 |
徐国亮、王芳、李志斌、刘新普、田奋娥、张建、王亚、苏智清、阎博文、任洪燕、谭磊、李波、刘国刚、赵春娥、周星红、杨同禄、房玉庆、吴炳田、洪海兵、易俊霞 |
20000 |
2007-2008学年度 |
20 |
杨海刚、胡帅领、张辉、周维燕、栗彦娜、徐文萍、于奋飞、程丛、满长、潘治梁、马莹莹、赵国栋、吴贵波、许云涛、鲁东奎、江献财、徐圣威、姜莹、蔡仁钦、王婕 |
20000 |
2008-2009学年度 |
18 |
严玉芝、惠江涛、杨天乐、刘增金、石继梅、王聪、吴贺君、于云龙、宋远卿、彭雄厚、孔祥坤、陈正广、苏娟娟、胡伟、张适龄、周鹏、汪英、宋晓华 |
18000 |
2009-2010学年度 |
19 |
肖慧、白军伟、贺琴、梁小杰、王金艳、周道军、袁奇娟、常金、王思亮、胡祥、李发勇、刘斌、邹云、李环、刘书萌、邓盼、郭未琴、田东、吴传芬 |
19000 |
总计 |
171 |
|
153500 |